走進東盟:為何選擇緬甸

東盟 今天

中國與緬甸山水相連。中國是緬甸第一大貿易伙伴、最大投資國。

今年1-4月份,中國與緬甸貿易額較上年同期增長29.2%,高于中國與東盟貿易平均增速。


為何選擇緬甸

1、中緬兩國“胞波”情誼源遠流長

中緬兩國是休戚與共的友好鄰邦和命運共同體,兩國人民的“胞波”情誼源遠流長。緬甸是中國與東盟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伙伴,擁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青壯年勞動人口眾多,發展極具潛力。

2017年5月,在兩國領導人共同見證下,中緬兩國政府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帶一路”得到了緬甸的大力支持,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緬合作的主線和重要平臺。

2、優越的區位優勢,可開拓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中緬有著2200多公里共同邊界線。緬甸是東盟國家中領土面積第二大的國家,緬甸連接東南亞與南亞,跟印度、孟加拉相鄰,是中國到印度洋最近的陸上通道、到南亞最近的市場渠道。緬甸主要港口有仰光港、勃生港和毛淡棉港,其中仰光港是緬甸最大港口。

東盟已與印度簽署了自貿區協議,中國在緬甸設廠,有關產品可以零關稅進入印度這個有12億消費者的大市場。

東盟與日本、印度、新西蘭、澳大利亞簽署了“自貿協定”,意味著落戶東盟的企業,皆可擁有東盟十個國家+6個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零關稅的大市場。這有利于中國企業繞開別國對中國設置的市場壁壘和實施的反傾銷障礙,從而開拓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2015年底東盟共同體宣布建成后,東盟正在實施《東盟經濟共同體2025藍圖》,加強互聯互通和產業合作是其重點。中資企業可利用到東盟國家投資建廠的方式享受共同體內部的稅收等政策。中資企業在緬甸投資有利于抓住東盟增長機遇,對接當地需求,延伸產業鏈條,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3、經貿合作發展潛力巨大、商機紛呈

緬甸經濟正呈持續快速增長之勢,預計今后十年經濟增長率在6-7%??焖俚慕洕鲩L帶來了產業發展需求旺盛。世界銀行日前發布的《緬甸經濟觀察》報告預測,緬甸2018年的經濟增速有望達到6.4%,2019有望達到6.7%。

201741日至2018126日,緬甸對外貿易進口額較上財年同期增幅達15%。初級工業品是緬甸最大的進口產品,進口額達60.7億美元,較上財年同期增長14.1億美元。生產資料和個人消費品是緬甸另外兩大進口產品,進口額分別為54億美元和36.5億美元。除上述三大進口產品外,緬甸還進口化工產品、化肥、橡膠原料、工業用紙、水泥、火車機車及輔助設備、汽車、輪船、農用拖拉機、手機及其他通訊設備、電腦及其他電子設備和施工工具等。緬甸正在積極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對建材、電力設備、工程機械等需求大。

為擴大從緬甸的進口,我國先后兩次宣布單方面向緬甸共計220個對華出口產品提供特惠關稅待遇。

中國對緬主要出口:成套設備和機電產品、紡織品、建材、摩托車及其配件、化工產品、日用消費品等。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正牽頭在仰光建中國產業園區

為滿足中國企業走進東盟的需求,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CABC)正在聯合中國有關行業商(協)會和緬甸工商聯合會,共同建立中國企業為主的產業園區。

通過產業園區,中國企業抱團走出去,以產業配套性提升企業投資效益,并可相互協助、相互“取暖”。緬甸政府支持中國企業到當地建設產業園區,這也有利于緬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

 

緬甸經濟

緬甸礦產資源主要有錫、鎢、鋅、鋁、銻、錳、金、銀等,寶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石油和天然氣在內陸及沿海均有較大蘊藏量。水利資源豐富,水利資源占東盟國家水利資源總量的40%,但由于缺少水利設施,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主要工業有:石油和天然氣開采、小型機械制造、紡織、印染、碾米、木材加工、制糖、造紙、化肥和制藥等。

農業為國民經濟基礎,可耕地面積約1800萬公頃,尚有400多萬公頃的空閑地待開發,農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四成左右,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花生、芝麻、棉花、豆類、甘蔗、油棕、煙草和黃麻等。

緬甸有五家國有銀行,分別為:緬甸中央銀行、緬甸農業銀行、緬甸經濟銀行、緬甸外貿銀行和緬甸投資與商業銀行。主要私人銀行有19家:妙瓦底銀行、甘波扎銀行、合作社銀行、伊洛瓦底銀行、亞洲綠色發展銀行、佑瑪銀行、環球銀行和東方銀行等。

今年6月21日,緬甸總統府發布2018年第48號通令,宣布《緬甸公司法》將于今年81日正式生效。

 

緬甸對外貿易

緬甸自1995年1月起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該國大部分進口關稅為從價稅,對進口農產品實施的最惠國關稅率平均達8.6%,逾半農產品的關稅率低于15%。另一方面,非農業產品的最惠國關稅率平均為5.1%。例如,出口至緬甸的紡織品,最惠國關稅率平均為8.3%,電動機械則為4.5%。 

2018年4至5月緬甸外貿總額達57.61億美元,同比增長16.48%。其中,出口額為23.78億美元,進口額為33.83億美元。

 

緬甸過去長期封閉而沉積巨大發展潛能

就外商投資項目而言,根據緬甸投資與企業管理司發布的年度統計數據顯示:新加坡是在過去30年里在緬投資項目最多的國家,自1988年至2018年5月外商在緬投資的1485個項目中,新加坡在緬投資項目達到282個,中國以242個項目排在第二位,泰國以117個項目排在第三位。新加坡主要在緬投資領域包括:房地產開發、交通運輸、通訊、制造業等,同過去兩年相比電信和能源方面的投資有所減少。

緬甸政府承諾支持農業、工業及基建發展,并特別指出改善國內的營商環境、力促進外商投資。

根據緬甸國家經濟發展規劃,政府的目標是到2030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達1,400億美元。

緬甸推行開放改革,吸引了外國公司的注意,他們正有意把勞動密集的生產設施轉移至當地。在實行臨時措施,規定工業園區內工人每月最低工資為65美元(包括加班及津貼)后,緬甸政府于2015年9月首次實施全國最低工資,雇員每天工作8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3,600緬元(2.7美元)。

緬甸的新投資法于2017年4月實施,新投資法為本土投資者及外商締造公平營商環境。

在新投資法下,外商投資該國可以采取獨資或合資形式。開放予外商直接投資的行業包括制造業、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零售批發業。

此外,外國投資者亦可按照新的《緬甸經濟特區法》進行投資,該法于2014年1月生效。除所得稅免稅期、所得稅寬減,以及豁免關稅及進口環節稅外,投資者可向政府或認可的私人業主租賃土地,為期長達50年,并可再延長25年。經濟特區主要監管部門是緬甸經濟特區中央機構。

緬甸近年來經濟增速指標亮眼的其中一個原因在于,外國投資帶動緬甸加工及制造業的快速增長。根據緬甸投資與公司管理局的數字,上財年緬甸制造業吸引的外資超過了交通、通訊、飯店及旅游等行業,位居第一。這其中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在內的周邊國家的企業,這些企業看重緬甸過去長期封閉而沉積的巨大發展潛能,看重緬甸勞動力成本在東盟國家當中較有競爭力的因素,開始紛紛投資進入。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助力兩國產業及其企業合作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自2001年成立以來尤其是近四年在共建海上絲綢之路中,積極促進中國—緬甸經貿合作、產業及其企業合作。

在線客服
好男人2019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