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貿資訊 » 經貿資訊 » 正文

外媒看好中國經濟前景:正在積聚發展新勢頭

發布日期:2016-04-21  瀏覽次數:116

外媒稱,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7%,是2009年以來最低。但3月份高于預期的經濟活動指標表明,在進入第二季度時,一定程度上由于新債務猛增,中國經濟正在積聚勢頭。

據路透社4月18日報道,3月份中國的工業產出、出口和零售額都出人意料地強勁。近來中國經濟增速減緩引起了全球市場的不安。中國政府希望減少對工業的依賴,并將增長轉向依靠服務業和消費。

報道稱,一些經濟學家同意這一觀點。在3月份的通脹數據公布后,澳新銀行集團將其預測的中國今年貨幣政策放寬次數從三次減少到一次。

瑞士銀行近日將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6.2%提高到6.6%,并稱今年中國將不再降息。但它同時表示對中國經濟增速的可持續性和債務仍存有擔心。

的確,2016年初中國的新債務有所增加,這可能對3月份經濟勢頭的好轉起了作用。

另據日本《世界日報》4月19日報道,中國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7%,是七年來的最低。中國政府斷然實施經濟結構改革,目標是實現從高速增長到長期穩定增長的軟著陸。這其中不可避免地伴隨著就業不穩定的問題。如何在忍受在傷口上撒鹽般的改革陣痛的同時兼顧經濟發展,是艱難的經濟課題。

中國政府推進經濟結構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消除過剩產能。首先是清理煤炭和鋼鐵行業的“僵尸企業”,據估算這兩大行業有180萬過剩人員。也有報道稱,包括其他行業在內,共計約有500萬至600萬人將失業。

中國政府的目標是步入日本等發達國家走過的經濟發展模式,從能源依賴型增長轉向服務業主導型增長,而煤炭和鋼鐵行業的失業人員可以從事餐飲、零售和物流等服務業。

這些舉措短期內可能會有加劇經濟減速的風險。為此,中國政府采取了看似與嚴格的改革相矛盾的措施,如給企業減稅、擴大公共投資、放寬金融政策等,以此支撐經濟發展。

專家指出,兼顧經濟發展和結構改革極為困難。如果全國各地徹底推進消除過剩產能的工作,地方經濟必然疲軟。

據德國《世界報》網站4月18日文章,未來十年內,中國工業將經歷全面的現代化和發展期。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計劃令全球工廠快速躍升為領先的高科技供應者。

盡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但德國通快集團通信部負責人安德烈亞斯·默勒說:“如果中國經濟增速能穩定在6%至7%之間的話,這仍是很好的表現?!?

專家認為,成功的關鍵在于令生產實現智能聯網,這就需要新的創新體制。人們需要更開放的界面和更開放的創新結構。

在線客服
?
好男人2019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