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貿資訊 » 經貿資訊 » 經貿要聞 » 正文

人民幣走勢回顧及展望

發布日期:2022-01-18  瀏覽次數:234
    2021年上半年,人民幣整體跟隨美指呈現震蕩走勢,1季度,得益于美國經濟復蘇、通脹上升,美債收益率攀升,美指走升,美元兌人民幣一度升至6.5779的年內高點,而后美國經濟表現不佳,美指疲弱,又拖累美元兌人民幣創出6.3605的低點;6月份美聯儲轉鷹派的表述,令美元兌人民幣觸底反彈。

下半年,在通脹壓力下,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預期增強,并帶動美指震蕩走升,自6月末的92附近升至目前的96附近,不過,人民幣并未隨之走弱,反而呈現較強格局,美元兌人民幣自6.46上方下破6.40,目前在6.37附近震蕩。                         

 在全球產能不足,供應鏈瓶頸長期沒有得到解決的大環境下,中國的出口保持高速增長,為人民幣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中國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保持景氣。                                                             

直接投資順差423億美元;11月末,境外機構持有中國債券余額為3.93萬億元,保持增長。                                                                                                              

強結匯需求支撐人民幣走勢。

中國境內美元流動性依然充裕。10-11月份金融機構外匯存款在1萬億美元以上。       

1.未來中國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但無須悲觀;美國經濟保持復蘇,但增速可能自高點放緩。                                                                                                              

受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房地產投資下滑拖累固定資產投資下滑。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額增加,有望在2022年初形成實物工作量,基建投資穩定投資增速。

新冠變異病毒帶來的疫情反復,限制了消費的持續恢復,不過伴隨疫苗接種水平的提高,以及特效藥的逐漸面世,疫情限制有望減弱??紤]到基數效應,消費增速可能在上半年偏弱,下半年回升。                                                                         

 美國就業市場繼續恢復,零售銷售保持增長,工業生產向好,經濟保持復蘇。

美國制造業PMI、消費者信心等數據見頂,可能意味著美國經濟恢復的增速高點已過。                                                                                                                

2.出口增速存下降風險,但中國國際收支有望繼續保持景氣。                                       

高效的疫情防控措施下,中國新增確診病例零星出現,保證了供應鏈的穩定,而歐美等發達國家、東南亞等國家疫情反復,給供應鏈帶來不利影響。                          中國官方制造業PMI指數中新出口訂單分項處于萎縮區域,加上基數效應,未來中國出口增長速度存放緩風險。

考慮到越南等國疫情再度反復,海外產能恢復仍需時日,替代效應也許較預期到來更晚。
美國工資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上升,美國消費需求仍存韌性。美國商業庫存水平不高,商品供應短缺局面難以緩解,利好中國出口。病毒變異引發疫情反復,海外產能恢復仍需時日。
服務貿易項下逆差有可能擴大,但疫情影響短期內難以消除,旅游業重啟仍存變數,預計影響有限。
中國市場保持對外開放,直接投資、債券投資等有望保持流入。

3.中美利差有可能縮窄。                                             

美國通脹壓力短期內有可能持續,但存在緩解的可能。

美國通脹原因主要來自于國際能源價格上漲、貨物運輸不暢導致的供應緊張、美元流動性泛濫等。
短期來看,國際原油供需不平衡局面難以有效改善,價格走低的可能性不大。疫情影響之下,美國物流壓力仍將持續。加上工人工資上升,美國通脹短期內仍將高企。
隨著冬季的過去,能源需求有可能觸頂。隨著疫情狀況逐漸改善,就業市場逐漸恢復,供應鏈不暢因素有望最終得到改善。
通脹壓力之下,市場對美聯儲加速縮減購債、加息預期增強,美指仍將獲益走強。不過,隨著通脹局面的改善,預計關于是否加息的爭論仍將持續。

美國后續有可能推進基建計劃的實施,為籌集資金,美國可能增加發債規模,美債收益率有望走升。

中國貨幣政策“以我為主”,經濟下行壓力下,收緊的可能性不大,中美債券收益率的差有可能進一步縮窄。                                                  

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描述刪去了“堅決不搞’大水漫灌’”、“管好貨幣總閘門”以及“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等提法,表明寬松政策已經成為一種選項。

穩步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加強預期管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在美聯儲加息預期支撐下,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空間有限,一季度美元兌人民幣主波動區間可能在[6.3,6.5],個別時點可能突破這個區間。
上半年人民幣存回調壓力,可關注6.70附近關口,更長期可能伴隨通脹變化,美指持穩回落,且四季度有季節性結匯壓力,下半年人民幣存升值可能。                               需要關注的是:如果美聯儲超預期升息,可能導致美元加速上漲,人民幣匯率超預期走弱。

在線客服
?
好男人2019在线观看